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作为全国首家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先行先试的创新平台,自2021年3月正式成立以来,在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各级党政部门的关怀指导下,一直致力于中医药现代化与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的发展。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全球经济下行,以及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联创院坚守初心,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2023年是联创院的攻坚克难年,今年联创院勇于自我革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国家使命明担当”的发展方向,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以及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取得丰硕成果,成功取得首个医疗器械证,首个第一权利人发明专利,获批第一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药装备重点研究室,成立唯一一个中医药现代化专业委员会。
让我们一起盘点新黄埔中医药联创院2023年大事记,回顾共同缔造的精彩。
1、联创院中试基地揭牌运营
2、获首张医疗器械注册证
3、举办中促会心血管专委会年会
4、获首个第一权利人发明专利
5、获省研究基金项目依托单位
6、召开中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创新大会
7、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
8、张伯礼理事长获行业影响力人物
9、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10、实验室竣工,CNAS现场评审
1、联创院中试基地揭牌运营
3月19日,联创院中试基地在黄埔区智造谷创新园揭牌并正式运行。中国集成电路联盟秘书长叶甜春、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主任胡镜清、黄埔区科技局四级调研员崔玲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中试基地的投入使用,标志着联创院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具备了从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孵化完整创新链条的基础条件。联创院成立两年来,取得的成绩引起了行业广泛关注,2022年6月,首台套针灸诊疗装备样机正式落地,成为联创院首个标志性成果,也成为进驻中试基地的首个项目。
联创院中试基地总占地面积1263㎡,包含有源医疗器械生产车间,无源医疗器械生产车间,10万级洁净车间,并配有关键技术研发实验室、安规检测室、电磁兼容摸底试验室等功能间,可满足中医药技术装备各类关键器件及原型样机的装配、调测、中试验证、包装和小批量试产能力。中试基地将致力于打造国际化、开放式、高水平的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服务平台,重点开展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中试平台建设与服务、产学研合作服务、国内外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为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适用、成套技术,以高水平的科技供给支撑中医药现代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2、联创院获得首张医疗器械注册证
5月5日,针灸装备研究中心研发的多体位针灸专用电动诊疗椅获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成为联创院获得的首张医疗器械注册证。多体位针灸专用电动诊疗椅属于行业首创,国内领先,引领针灸装备现代化发展方向。此次获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意味着联创院多体位针灸专用电动诊疗椅已取得了进入医用领域的“通行证”,“中国造”多体位针灸专用电动诊疗椅将迈入量产阶段,推动中医药装备的临床运用,为广大的医生患者服务。
3、举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5月13-14日,联创院、明医医院共同承办2023年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首届联创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大会以“中西融合,联合创新”为主题,邀请政府领导与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当前心血管领域最新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和专题演讲。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柯忠、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孙学伟、黄埔区科技局党组副书记季思、黄埔区卫健局副局长邓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浩、国际血管健康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王宏宇以及30多名来自国内各大医院的著名专家参与本次会议。
首届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会议旨在推动和推广中西医结合,联创院将在科研、医疗,学术等方面担起责任,助力搭建全国中医药的创新高地。中西医结合血管-血液健康稳态研究中心、全国中西医结合青年医生临床赋能工程、远程明医多学科诊疗(MDT)中心成立、联创院医学专家委员会、中药现代化医工成果转化共创中心等系列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相关项目落地联创院。
4、获首个第一权利人发明专利
7月14日,由联创院健康检测技术装备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李昕欣带领中心脉诊装备团队研发的“脉搏波阵列信号包络图结合时域信号识别弦脉特空征的方法”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授权,该申请经市场部知识产权中心系统评估新创性较高,并最终通过优先审查程序快速获得授权,为联创院的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创新研究再立新功。
5、获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依托单位
9月7日,联创院通过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审核,正式获批成为“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依托单位”。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是围绕广东发展需求,用于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以及进行优秀科研人才培养的专项资金,是国内基金规模较大、资助强度较高,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省级科学基金之一,旨在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提升广东省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
此次获批代表了联创院具备申请和承担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的资格。未来,联创院将继续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提升中医药装备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共同推动中医药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助力广东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为广东省的科技创新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6、召开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创新大会
10月28日,由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科技成果网、广东省中医药局指导,联创院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创新大会暨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中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创新专委会成立大会、2023年全国中医药科技成果直通车(广东站)在广州举行。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王国强、联创院理事长张伯礼院士在大会上致辞。来自全国100多名中医药现代化行业的领导、专家、企业代表参加此次大会,展示中医药现代化产品的最新成果,搭建“精准对接+路演服务”平台。
会上举行“中国高促会中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创新专委会”成立仪式和联创明医中医医院联创合作签约仪式,启动《中医红外热成像仪》、《电动针灸诊疗床椅》、《智慧针灸单元建设指南》、《健康家居健康数据采集及分析通用要求》标准,为中医药现代化装备和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7、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
11月28日,联创院正式通过审核获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这标志着联创院具备独立申报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格,是科研工作的又一项重要突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最高级别的科研项目,代表着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最高水平。此次成功注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是国家自然基金委对联创院基础研究能力和科研管理水平的充分肯定,为我院科研人员申请国家级科研项目搭建新平台。
8、张伯礼理事长获中医药行业新媒体影响力人物
12月16日,第三届中国中医药新媒体传播峰会暨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研讨会在广东珠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召开。联创院理事长张伯礼院士与其他3位专家学者入选2020-2023年度“中医药行业新媒体影响力人物”。新媒体相关平台报道张伯礼院士事迹146万篇,总阅读量超过10亿次;2020年以来张伯礼院士多次在公开场合大力宣传中医药优秀文化和临床优势,相关报道20.5万篇,尽心尽责为中医药鼓与呼,为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9、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
12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2023年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的通知,联创院申报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装备重点研究室”成功获批,标志着联创院在中医药装备科研平台建设和发展上迈出了重要且坚实的一步。
本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的获批,是对联创院前期科学研究和科研平台建设的充分肯定,将对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集聚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科研水平、提升联创院影响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今后将进一步提升联创院的综合能力及行业影响力。

10、联创院实验室建设竣工 接受CNAS现场评审
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实验室于6月25日升级改造竣工,9月18日正式向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提交认可申请。12月30-31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对实验室进行现场评审。
联创院实验室聚焦于中医药装备检测领域,拥有电学(含超温)、机械与环境以及可用性测试三个专业实验室,检测设备计70余台套,精准对接中医药装备行业发展需求,为联创院及下属机构提供中医药装备的检测方法研究和产品检测服务,助力联创院中医药装备研究工作优质高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