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联创院
走进联创院
联创院简介


2018年5月,张伯礼等19位院士联名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建议大力发展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得到习总书记重要批示。为落实习总书记批示精神,国家科技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战略研究和实施方案编制,并推动部分省市开展先行先试工作。经多方努力,于2021年3月由广州高新区、中国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20余家中医药及信息领域顶尖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共建成立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简称联创院)。

作为首家中医药装备先行先试创新平台,联创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国家使命明担当,以“用现代化的中医药增益我们的健康质量”为愿景,以“中医药现代化的先行者,全生命周期健康医学的实践者”为使命。立足中医药特色优势,瞄准生命科学与健康前沿问题,开展标准、MDT多学科远程慢病管理等研究和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推动中医药与信息等多学科协同融合,建设大湾区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

联创院实行理事会指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张伯礼院士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联创院设立标准与检验检测研究中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大数据研究中心、慢病管理与临床研究中心四大研究中心,全国布局九大领域共创中心,优选50+的“医工融合”跨界协作团队,初步形成3圈层创新生态,体现了中医药领域从未有过的多学科资源跨界融合,以及从未有过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目前,联创院已设立联创明医中医院和联医合创公司。形成“一体”(联创院)“两翼”(联创明医医院和联医合创公司)主体架构。

团队建设方面,联创院目前在册人员11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76%,其中全职人员占比79%,本科及以上员工占93%,硕博以上员工占比41%;

平台建设方面,联创院承担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首个重点实验室——中医药装备标准与检验检测重点实验室,并通过年度考核,初步完成中医药装备功能与原理实验室、人因工程实验室及中医药装备通用安全检测实验室三个实验室的搭建,严格按照CNAS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并着手申请CNAS实验室认可,旨在为中医药装备创新研发开展相应的数据采集标准化研究、性能测试、可用性测试及中医药装备安规测试和软件测试服务;

研发成效方面,联创院聚焦23个“医工融合”项目,其中国家级立项2项,国家级典型案例入库1项,新一代舌象脉象仪已突破关键部件和关键技术,疫情期间承担中医药阻抑新冠肺炎传播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专项;

成果转化方面,中试基地建成运营,针灸诊疗标准单元1.0版本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已实现小规模量产;居家应用场景、线上MDT服务模式已搭建完成,科研成果“联创防疫方”用于隔离酒店参与黄埔区抗疫工作,防疫成果转化产品“正藤饮植物饮料”已上市销售。

学术研究方面,联创院累计完成学术论文9篇,申请或授权专利41项,参与制定标准5项。

未来,联创院将继续发挥先行先试平台优势,聚集全国优质资源,加强与全国科研院校、医院及企业的深度合作交流,成为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和大健康产业的孵化器,推动中医药技术装备创新,助力中医药现代化,建设大湾区中医药科技创新高地,提升人民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