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
慢病管理与临床研究中心


慢病管理与临床研究中心以联创明医中医医院为依托,由联创院各研究中心和明医中医院各科室(专家团队)为主体,联创院共建医院、共建科研机构、企业等共同参与,重点面向远程多学科诊疗(MDT)和慢病管理、中医现代化装备、中医药疾病防治、创新医疗领域开展临床医学研究,构建集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临床示范应用等于一体的高水平、开放式医学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平台。

中心建设秉持“联合创新、传承发展、示范先行、品牌培育”原则,选择技术领先、科研基础良好、符合医疗发展方向、体现中医药现代化的项目进行研究和建设。中心下设中心办公室、学术委员会、伦理委员会、中药临床研究实验室、中医药装备临床研究实验室、未来医院研究室6个机构,共同协作,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研究方向

中心负责协调各共建单位共同开展远程多学科诊疗(MDT)和慢病管理建设、临床科研及推广应用等工作。

1.组织建设远程多学科诊疗(MDT)和慢病管理机制

充分联动各共建单位优势资源,利用信息化创新技术优势,建设远程多学科诊疗(MDT)和慢病管理机制,推动全国优质资源下沉、赋能基层医疗水平提升。

2.开展联创院各研究中心的成果转化研究

紧密围绕联创院各研究中心的研究方向,在中医药装备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研究提出合理规划和实施方案。

3.组织开展中医药的真实世界研究

组织开展多中心的循证评价研究,开展中医药预防、诊治的研究和应用评价,开展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开展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研究,申请区、市级及以上医学、科技计划项目。

4.组织开展医疗模式创新研究

紧跟医疗发展方向,研究新形势下的互联网诊疗、远程医疗、多学科会诊和慢病管理等诊疗服务模式,探索现代化中医医院发展方向。

5.搭建慢病管理协作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

组建全国慢病管理协作联盟,搭建健康医疗大数据、样本资源库等临床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信息和数据共建共享,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

6.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融入国家、省级临床研究协同创新网络,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组织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跟踪领域前沿和发展趋势,加强技术、平台和人才的交流合作。

7.赋能基层医疗机构

组织全国和联创院科研人才,通过开展项目形式,赋能市县级医院临床科研能力提升。

中心建设目标:

1.中医临床诊疗技术水平领先。具备一流中医诊疗设备、一定规模的门诊量,有开展先进实用医疗技术研究的基础条件;

2.临床医学研究能力突出。学术影响和诊疗技术方面位居国内前列,取得标志性成果,在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评审中获得二等奖以上,得到同行公认;

3.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优势明显。发挥联创院特殊机制优势,荟集国内一流中医药人才(院士、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和知名专病特技人才)和优秀团队,搭建人才平台。